近期,省财政下达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激励奖补资金9200万元,对省重点帮扶县(区)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奖励,以增强激励力度、鼓励真抓实干,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次下达的奖补资金以苏北五个设区市考核推荐结果为依据,对考核优秀的5个县(区)各奖补1000万元,分别是:睢宁县、灌南县、淮阴区、滨海县、沭阳县。 奖补资金由各地围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要求,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滨海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政府决策部署,不断聚合攻坚要素,筑牢攻坚堡垒,全面推动从脱贫向小康的加速跨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书记项目”,压实县镇村三级责任,细化“三张清单”,健全“三项机制”,坚持“五位一体”推进。实行“1+3”挂钩帮户,1.3万名党员干部结对4.2万户低收入农户;实行“N+1”包保扶村,180家单位和企业结对296个村;实行“十百千万”社会扶贫,“扶贫慈善捐”筹集善款785万元,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每年按10%的比例倒排“双弱村”,采取领导干部“包”、机关单位“帮”、先进组织“带”、相关部门“促”等方式“一村一策”集中攻坚,已循环整顿38个。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电商”等模式,实施蕈旺食用菌等集体增收项目186个,村增积累1480万元。探索推进“特色产业+扶贫资产”的“双产叠加”强村长效机制,县级统筹3.3亿元资金,为226个村量化配股,盘活村级资产资源作价入股,统一经营、规范管理、按股分红,确保持续稳定增收,已实施光伏、风电等项目56个,分红1738万元。
此外,滨海县还着力构建完善“1+6+1”立体帮扶体系,实现脱贫攻坚与小康建设有机衔接。推进联农带农富民,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48个,发展林果、稻田复合种养等富民产业,实施到户产业项目3.28万个。推进创业就业富民,开展“筑梦桑梓”返乡创业、免费技能培训、扶贫“职通车”等活动,帮扶发展创业项目330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截至目前,滨海县一般低收入农户当中可通过产业就业脱贫的有2144户、6431人;既不能通过产业就业也不符合兜底条件的有52户、127人;已纳入兜底保障的有4125户、9709人(其中纯靠兜底保障脱贫的有3011户、5806人,已纳入兜底保障并能够实施产业就业脱贫的1114户、390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