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2161|回复: 2

奋勇杀敌的民兵——于岭山

  [复制链接]

1860

主题

405

回帖

7192

积分

知府

积分
719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积分达人

发表于 2019-1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微信图片_20190829090334.jpg



奋勇杀敌的民兵
于岭山

他没有子女,年轻的妻子在他牺牲后改嫁他人。但人民没有忘记他,每年清明节,家乡人民、学校师生总要到他的墓地进行祭扫。2010年清明节,滨海县人民政府在实施“慰烈工程”中,又将他的墓迁到滨海县八滩烈士陵园进行重新安葬。


他是谁?他就是1943年在响水运河战斗中壮烈牺牲,1958年滨海县人民政府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岭山大队(即今滨海县现代农业开发区岭山村)的于岭山烈士。

微信图片_20191105111357.jpg
于岭山烈士侄子于国洋(左)和岭山村原党总支书记于广虎共同讲述烈士事迹
于岭山,1916年出生于阜宁县二区冈墩套乡西坝村(现为滨海县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岭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共有兄弟三人,排行老大。父母因长年累月地给地主家当长工,累弯了腰,积劳成疾,但为了全家活命,仍支撑病体坚持劳作。
看到体弱多病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十四五岁的于岭山决心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每天蒙蒙亮,他就到地主家去劳动,干着和大人一样的农活,一天下来,累得浑身无力,到家见床倒头便睡,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到18岁时,他已磨炼成庄稼活样样皆精的好把式,并成长为体格健壮高大的小伙子。村子里的人看见他长大成人,都为他父母高兴,这下好了,儿子能苦能做,手脚勤快,他家日子会好起来的。可是在那黑暗旧社会,不管他如何的辛劳,在地主的欺压和剥削下,一家人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日子。
1940年10月,八路军五纵队来到盐阜区,将老百姓从苦难中拯救出来。10月5日,当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的先遣部队进驻离西坝村不远的陆庄、徐庄、于庄等地时,于岭山立即约上同村的几个小伙子前往部队驻地探看,当看到队伍整齐,纪律严明,雄纠纠、气昂昂的八路军时,于岭山显得异常的激动,心想自己能参加这支队伍多好啊。
微信图片_20191105111359.jpg
回家后,他彻夜难眠,久久不能入睡,陷入是否参军的沉思中。如果参军,体弱多病的父母谁来照顾,如果不参军,他将失去杀敌报国的好机会。一连几天,他在苦闷着、徘徊着,最后权衡再三,决定将17岁的二弟送上部队,参加八路军主力部队,自己仍留在家乡,一边承担着照顾父母的责任,一边参加地方抗日武装。

大套原属阜宁县二区,共产党建立政权后,划建为潘荡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重要的接敌边缘区,也是对敌斗争形势极为复杂的地区。除了占据阜宁县城及南天沟、三灶、北沙、涟水佃湖等敌据点的敌人经常窜入边境地区烧杀抢掠外,区内的反动分子、土匪对新生的红色政权极为仇视,恨之入骨,经常制造事端,发动叛乱,杀害我党民运干部和地方抗日干群,搞得人心惶惶,群众极不安宁。
为了打击反动势力,保卫新生的抗日政权,保护边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必须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并号召广大青年拿起武器,投入到保家乡、保政权的斗争中去。在成立西坝村民兵组织中,于岭山第一个带头报名参加了民兵,由于他表现积极,被任命为西坝村民兵中队长,成为全村民兵的领头雁。
微信图片_20191105111401.jpg
参加民兵组织后,于岭山表现更加积极,他带领全村民兵除了坚持正常的站岗放哨、夜间巡逻和盘查可疑人员外,还带领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和区武装大队,先后参加了天场村平叛和秦桥乡拔除日军据点等十多次的战斗。每次战斗中,于岭山都勇敢无畏,冲锋在前,多次立功获奖,被阜东县委授予“模范民兵中队长”荣誉称号。
西坝村民兵中队也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作战勇敢的地方民兵组织,在反“扫荡”、反“伪化”的历次斗争中,为保卫抗日政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43年春节,于岭山家热闹非常,西坝村的乡亲们来了,潘荡区的区、乡、村领导来了,大家来参加年已27岁的民兵中队长的婚礼,向他的全家表示祝贺。
婚礼举办得简单而又热烈,大家都高兴地为一对新人祝福,他的父母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频频举杯向乡亲、领导致谢,更感谢共产党给他们全家带来幸福的日子。
微信图片_20191105111403.jpg
194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军对我盐阜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扫荡”,盐阜人民纷纷拿起武器抗击敌人。占据东坎的日伪军曾几次到西坝村“扫荡”,都遭到于岭山带领民兵武装的迎头痛击,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自己的人马损失惨重,从此再也不敢来西坝村行凶作恶。
8月中旬,于岭山接到区队命令,要他带领中队民兵前往响水龚集(即今响水县运河镇),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拔除日伪军敌据点。于岭山二话没说,立即带领中队的30多名民兵前往参加战斗。龚集距西坝村仅十几里路远,处于交通要道口。
1943年,日军在龚集建立据点后,为非作歹,四处抢掠烧杀,当地及周边人民深受其害。因此,新四军三师首长作出决定,要不惜一切力量,拔除这个毒瘤。于岭山带领民兵来到后,立即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对盘踞在敌据点的敌人发起猛攻,而不甘失败的敌人,利用坚固的碉堡负隅顽抗,给进攻的新四军和民兵造成一定的伤亡。 微信图片_20191105111404.jpg 面对眼前的情景,于岭山两眼冒着愤怒的火花,带领几个民兵,拿着炸药包,在战友机枪的掩护下,冒着敌人的弹雨匍伏着向敌人碉堡逼进……敌人的碉堡被炸飞了,可于岭山却被敌人子弹击中,当场壮烈牺牲。
于岭山牺牲后,西坝村的民兵含着热泪,将他们的中队长抬回村里,村里的群众知道后,个个悲痛无比,都来参加他的葬礼,潘荡区在西坝村召开了追悼大会,区委书记吴庆兰在会上致悼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48063
发表于 2019-11-5 1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98

回帖

244

积分

进士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11-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