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在朋友圈里买卖物品屡见不鲜,但是公开兜售管制刀具成“危商”就跨越了法律的红线。12月17日,记者从江苏盐城市公安局获悉 ,当地警方在“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侦破一起微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件,此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件典型案例,进一步推动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司法解释出台。 2019年1月,盐城警方网安支队民警在网络巡查时发现,有盐城市滨海县网民通过互联网购买管制刀具。7月29日,公安部网络安全局批复该案指定滨海县公安局管辖。通过循线追踪,一昵称为“刀某阁”的微商黄某进入警方视线。 蝴蝶刀、狗腿刀、鲨鱼刀、开山刀、斩马刀……在黄某昵称为“刀某阁”的微信朋友圈,近40种刀具的刃长、刃宽、刃材等数据一应俱全,并以图文形式标注是否开刃、带血槽等信息,部分刀具还特意配上了砍钢筋、切铁桶的视频,具有一定杀伤力。 警方侦查发现,黄某作为上线,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发展了不少下线,下级代理人利用信息网络,转发黄某朋友圈内有关销售管制物品的违法犯罪信息,在收到买家款项后联系黄某发货,从中赚取差价非法获利。经进一步查证,黄某使用昵称为“刀某阁”的微信,在朋友圈发布其拍摄的管制刀具图片、视频和文字信息共有7万余条,从中非法获利150余万元。 “微商通过多级代理售卖管制刀具,对于购买刀具用途不闻不问,为现实中实施持刀伤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涉黑恶违法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线上犯罪隐蔽,线下危害性大。”滨海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政治指导员张铁猛对记者说。在掌握其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滨海警方10余名警力奔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先后抓获黄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12人,有效消除网络空间滋生黑恶犯罪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