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1606|回复: 0

《宏观层面看待地摊经济》

[复制链接]

206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48733
发表于 2020-6-8 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所谓地摊经济,属于商品流通以及服务业最原始的经济模式,流动摊贩的典型代表,就是卖炊饼的武大郎,固定摊贩的代表;就是庙会前代写书信或者算卦。
地摊行业的兴衰,和城市管理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改开初期,由于城市人口生活所需的生活物资供应极为短缺,商品流通服务业规模不足,地摊经济模式顺势蓬勃发展。
随着生活物资供应水平的丰富,规模化专业化商业场所的密集,地摊经济模式,逐渐退出了城市经济的舞台。
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基本上消灭了地摊经济模式。
几天前地摊经济重回公众视线,确实令人有些吃惊,学者专家对此话题惜字如金,个别媒体鼓吹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就显得白痴了。


1、关于拉动消费:

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在常住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生活物资的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水平。换言之,这个城市所需的生活物资消费总量,无论是否存在廉价的地摊商品供应渠道,宏观统计的生活物资供应量,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简单的说,收入水平制约了消费水平。


2、关于增长就业:

在前述的城市生活物资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地摊经济模式增长的就业人数,必然造成已有商品流通领域就业人数的下降。
换言之,地摊供应规模扩大了,现有的商品供应规模必然萎缩。
地摊经济新增的就业岗位,无非是现有就业岗位的转移。如同滴滴打车新增的就业岗位,其实就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失削减的就业岗位。


3、关于解决贫困人群的收入:

根据前述就业岗位的转移,这是一个悖论:地摊就业人口的收入增加了,现有商品流通行业对应的失业人口同步增加,造成新的低收入人群。


4、关于减少中间环节:

地摊商品便宜,这同样是悖论:在生活物资商品供应过剩的情况下,规模化、集成化的大型超市的商品价格,必然低于个人为主的地摊经济供应模式。
地摊经济,其实就是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5、关于地摊便民:

这个,就只能呵呵了:早上表扬政府吃煎饼油条方便,和晚上批评政府满大街烤串烟雾缭绕满地垃圾的,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6、关于城市管理:

地摊经济模式脱离于行政、卫生、商品质量等等政府监管,临时或者长期的占道经营所造成的城市道路通行,公共卫生,环卫开支等等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20200608_15974_15915856222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