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的革命战士—钟建高 (1906-1948)
1948年3月5日,中共党员、原阜东县獐沟区启明乡农会会长钟建高被地主还乡团用刺刀活活戳死,牺牲时42岁。1958年,他所出生的村被滨海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建高生产队。 钟建高,1906年3月出生于阜宁县十二区启明乡花坎村(今滨海县正红镇陈铸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共有兄弟二人,他排行老大。祖辈世代租种地主的田地,受尽欺压和剥削。 曾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韩学实讲述钟建高烈士事迹钟建高出生时,正处在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候,军阀割踞,帝国主义列强侵吞瓜分中国,穷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8岁时,他上了一年的私塾,因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不得不放弃学业,随同父母到地主家做工,当上放羊放牛的小伙计。 到十五、六岁时,他就和大人干一样的活,耕种收割、挑担推车样样都做。就是这样整年累月和父母一起辛苦劳作,全家人仍过着穷苦贫困的生活。钟建高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穷苦人为什么穷的道理。 1940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解放了他的家乡,给穷苦百姓带来了光明。为了发动和团结各界人士同心同德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来,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又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民众团体。 共产党为民族、为百姓的种种做法,使钟建高深深地体会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只有跟共产党走,穷苦人才会过上好日子。在民运工作队同志的引导下,他参加了花坎村的农民抗日救国会组织。 通过多次地听民运工作队同志的报告和在农救会的学习,钟建高他终于明白了穷苦人为什么穷的道理,原来穷苦人之所以穷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穷人要想翻身过上好日子,只有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万恶的旧社会。 道理明白了,他的革命干劲也就大了。他积极参加农救会组织里的各项工作,在春荒借粮、减租减息等斗争中,他不怕地方报复,总是勇敢地走在斗争前列,成为村农救会的一名积极分子。 启明乡花坎村地处接敌边缘区,占据阜宁县城和射阳河南据点的日伪军经常来这里烧杀抢掠,尤其是1943年春天,日伪军对我盐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给花坎村的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面对这伙强盗,钟建高积极参加了村地方武装组织,拿起枪杆,经常利用家乡水网地区的有利条件,出其不意地伏击袭扰来犯的敌人。1944年2月,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的钟建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担任了獐沟区启明乡的农会会长。 通过抗日斗争的锻炼和考验,钟建高懂得,只有把穷苦百姓全部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夺取抗日斗争的更大胜利。在党组织领导下,他和农会的干部一道,经常深入到穷苦百姓家中,面对面地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斗争。 特别是在与地主的清算和减租减息斗争中,有的穷苦百姓害怕地主反攻倒算,还乡团会找他们报复,因而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后在钟建高等农会干部的宣传启发下,大多数穷苦群众能主动站出来和地主作斗争,控诉揭露他们欺压剥削穷苦人的罪行。 在征缴公粮中,不少穷苦百姓把最好的粮食献出来,支持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军队;在参军、支前等活动中,他们更是争着走在前面,唯恐别人说自己落后。在钟建高的带动下,不少普通群众成了抗日积极分子,有的还当了干部、入了党。如韩学宝,原本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在党组织和农会的教育培养下,不仅入了党,还担任了乡民兵中队长,成为抗日斗争的骨干分子。 王寿保原是一个遇事绕道走的人,在钟建高的帮助教育下,勇敢地站出来,参加了抗日斗争活动,并担任了花坎村的副村长。钟建高他们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并以自己的行动为示范,将启明乡的民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众志长城,为抗日斗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花坎村有一个坏分子李士武,依仗儿子李明在阜宁县城任还乡团小头目,经常到处造谣,为阜宁县城的敌人刺探解放区的情报。特别是在国民党军队到根据地骚扰破坏时,他更加反动,暗地里为国民党军人指认共产党干部,报告根据地党组织行动。
对于他种种罪恶行径,根据地政府曾多次向他发出警告,可他不思悔改,我行我素。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1948年年初,人民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将他镇压,为革命事业、地方群众除了一大祸害。李士武被镇压后,其儿子李明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1948年3月5日的上午,李明带领阜宁县城的还乡团20多人,突然窜到花坎村,将正在田里做秧畦的钟建高、韩学宝、王保寿3人抓走。当村民兵闻讯赶来时,这伙强盗已跑得无影无踪。一路上,这伙歹徒对钟建高他们3人不时地用枪托捣,皮带抽,要他们交出谁是镇压李士武的决定者,谁是乡长、指导员等等。
面对这伙强盗,钟建高、韩学宝、王寿保3人宁死不屈,任由敌人百般折磨,也不向敌人吐露一个字,并怒斥敌人,要他们赶快放下武器,向人民投降。敌人一无所得,恼羞成怒,在行至塌港村附近时,这伙气急败坏的歹徒害怕遭到我地方民兵的追赶拦截,伤心病狂地用刺刀将钟建高他们活活戳死,然后溜回阜宁城。 3月11日,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向盘踞在阜宁县城的国民党军及还乡团发起攻击,解放了阜宁城。杀害钟建高烈士的李明等歹徒在战斗中被击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