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1岁的许女士原本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但她并不甘心只做照顾两个孩子的全职太太,而是想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谁知却遭惨痛失败。去年6月,许女士又萌生了开店的念头,便向之前一直有“合作”往来的男子张某咨询能否提供大额分期借款。不料此时的张某早已深陷赌博游戏,他利用许女士急于借款的心理,一人分饰三角,疯狂对许女士进行诈骗。许女士在被骗20万后仍然执迷不悟,丈夫也因此和她离婚。许女士竟干脆和张某编造出的“陈某”谈起了恋爱,结果又被骗了50万。 
△ 嫌疑人张某接受警方审讯 全职太太励志创业,最终“丢了”丈夫 许女士是1988年生人,有着两个孩子的她婚后就成了一名全职太太,但她却一直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然而创业需要启动资金,生性要强的她没有向父母和丈夫开口要钱,而是向一家借贷公司借款,结果因此产生了巨额债务纠纷,家人最终选择报警,好不容易才将此事平息。 时间一转到了2018年6月,许女士再次萌生了开店创业的念头。由于许女士之前有借款经历,通过购买信息得到许女士资料的某借贷公司职员张某便联系上了她。许女士接到张某推销网络贷款的电话,两人一拍即合。此后,许女士多次找张某借贷、还款,而张某从中提成返利。一来二去两人就互相信任了。 某日,许女士向张某咨询能否提供大额分期的借款,而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张某已经因沉迷赌博游戏负债累累。张某得知情况后歪念一动,打算利用许女士来骗点“翻盘”的赌本。随即张某便以放贷需前期考察为由,向许女士收取了五千元费用,到手即刻转至游戏内挥霍一空。见许女士丝毫不设防,尝到甜头的张某干脆辞去了借贷公司的工作,“全职”诈骗许女士。为此他购买了两个微信账号,一个自称是借贷公司的老板戴某,另一个自称是戴某的合伙人陈某。张某使用三个账号轮番和许女士对话,在互为犄角巩固信任的同时,不断编造各种所谓“资金考察”,骗了许女士二十万元。 由于前些年许女士曾因借贷惹过麻烦,其父母对她的资金动向也十分关注。在发现女儿资金异常后,2018年9月,许女士的父母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随即被许女士撤案。许父甚至没收了女儿所有通讯工具长达一个月,但许女士拿回手机后第一件事,竟是主动打电话给张某,要求继续接受“考察”。许女士的丈夫见妻子如此执迷不悟,也和她离了婚。 离婚后她竟和骗子谈起了恋爱,结果又被骗50万 自觉和张某关系不错的许女士,很快将自己离婚一事告诉了对方。见许女士和自己聊天内容愈发暧昧,张某又想出了新花招。在其“撮合”下,许女士与“陈某”成为了男女朋友。在张某自导自演的描述中,“陈某”不但是借贷公司的投资合伙人,其家族更是实力显赫。张某的骗财理由也变成了“陈某”家族不允许他们俩在一起,除非许女士通过“爱情考验”才行。所谓“爱情考验”,实则就是让许女士打钱。 在随后的半年里,许女士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感情”。而每每遇到许女士因为资金不够想退缩放弃时,张某便以“戴某”的身份劝解、鼓励,甚至会借钱给许女士,致使单纯天真的许女士根本无法逃离张某编织的“温柔陷阱”。 期间张某还告诉许女士,“陈某”家人因不同意其和许女士交往,将他腿打断,现住在温州某医院。许父为了让女儿认清现实,还专程带女儿找到医院。许女士自然没有见到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陈某”,但这事最终竟也被张某圆了过去。 渐渐地,沦为张某“提款机”的许女士70万积蓄基本被骗光,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或者偷父母的钱进行汇款。胆大妄为的张某还不肯罢休,竟打起了许女士父母的主意,甚至以“陈某”父母的口吻在微信上与许父进行交流,商谈子女结婚事宜。2019年9月,忍无可忍的许父带着女儿向苏州高新警方报警。即便这个时候,许女士仍在担心自己能不能顺利通过两项“考察”。 民警通过深入调查,确定“戴某”、“陈某”均为张某。在掌握相关证据后,民警在湖南长沙一宾馆内将张某抓获。经查,浙江籍的张某现年27岁,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白天就蜗居在宾馆内准备文案并分饰三角和许女士聊天,晚上便和女伴厮混。可能是入戏太深,在面对民警讯问时,张某居然表示戴、陈二人是真实存在的,自己也不清楚他们对许女士做了什么。 

△ 张某蜗居的小宾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张某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其在第三方渠道上充值的20余万元也被冻结追缴,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