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麦收季节,不少农民朋友为了抢收,在公路两旁开始“圈地晒粮”。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任意在道路上打场晒粮是一项严重违法行为,不仅影响道路通行秩序,还存在极大交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在马路上晒粮导致的悲剧,基本上每年都时有发生。
在聊城高唐县,曲某酒后驾车在一条村级公路上行驶时,与对向一辆电动自行车相撞,致电动车驾驶人王某死亡。事故发生后,曲某驾车逃逸。现场勘查显示,事故发生地点所在的路面东半幅有村民晾晒的花生,几乎占了路面宽度的一半。▼
在章丘,2016年9月6日晚,男子隗某酒后驾车,先是撞飞一名行人,致其当场死亡,在逃逸过程中又撞上一名行人,致其送医抢救无效身亡。隗某撞人后将车辆藏在村子附近的玉米地中,7日凌晨迫于压力自首。目击者称,最先被撞的是村里一名72岁老人,当时正在路上两堆玉米中间收拾玉米。
还有下面这些。
老太太晒粮占用机动车道,被一名驾车时接电话的司机撞飞死亡。老太太要承担部分事故责任。▼ 一辆宝马车途经晒有麦秸秆的乡道时发生侧滑,将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子撞飞,致其当场身亡。晒麦秸秆者的男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公路上打场晒粮,交通安全隐患极大。
◆ 影响交通秩序
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有人把扫帚、扬锨和铁杈等随意放在路上,甚至用石头、酒瓶、木棍和树墩等强逼车辆绕行通过,影响正常交通秩序,也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 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一是影响驾驶人视线。在公路上晾晒的大量粮食,在阳光照射下容易反光,而脱粒、扬场时飞扬的糠絮,对来往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视线影响极大,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二是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在公路打场晒粮,车辆易打滑。同时,农作物秸秆会缠绕在机动车传动轴或排气管上,极易发生机械故障、火灾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