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盐城海事局接上级转报:巴拿马籍散货船“CAPE XXX”轮由山东某港口驶往澳大利亚途中,在距岸140余海里(约260公里)的黄海海域与渔船“鲁X渔60208”发生碰撞,事故导致渔船进水沉没,渔船上15人被同行渔船救起。接报后,盐城海事局通过附近航行船舶、外轮代理核实碰撞信息,并派“海巡0616”出海核实具体情况。肇事嫌疑船 “CAPE XXX”轮根据海事要求于6月14日晚抵达最近的大丰港锚地停靠,接受海事调查。 周密准备,落实好涉外疫情防控措施 为尽快查明事故原因,避免延误船期,维护各方利益,盐城海事局第一时间核实事故船舶和船员情况,了解船舶在疫情期间挂靠港口情况,船员任解职时间、地点及健康等情况。经过查核得知:该轮5月18日从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开往中国,中间停靠日照岚山港卸载铁矿石,该轮船员23人,均为菲律宾人。根据船舶代理提供的资料:该轮近30日船员体温检测无异常,近30日无船员上下岸活动,可以上船开展事故调查。 随后,盐城海事局立即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制定疫情期间外轮调查方案,明确事故调查要点、疫情防控要点,启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选派了两名年轻的事故调查人员做好登轮准备,提前熟悉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具穿着,熟悉全身消毒流程,保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调查人员提前与船方沟通,要求他们准备好调查所需材料,并请被询问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同时,积极与口岸防控部门沟通协调,做好登轮调查信息通报。 高效取证,最大限度降低对船期影响 6月15日早10点,海事事故调查人员经过周密准备、层层防护和全身消毒后,乘坐拖轮,在大丰港2号锚地对 “CAPE XXX”轮开展事故调查。他们先是绕船开展现场勘验,对碰撞点进行拍照、取证;随后登上轮船,在甲板通风开阔处设置的临时调查取证点对相关人员开展询问、详细了解事故经过;同时,查阅船公司、船舶和船员的证书文书资料,收集船舶VDR、电子海图等信息,掌握船舶航行动态。尽管耳边海风呼啸,但穿着防护服、带着防护镜的两名调查人员忙了十分钟就大汗淋漓,呼吸不畅、视线模糊丝毫没有影响工作效率。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调查,调查组一次性完成了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并制作现场勘查报告1份、涉事船员询问笔录5份,相关文书资料由船方消毒密封后作为证据材料带回。 登轮后至事故调查结束下船,两名调查人员全程没脱防护服、不在船吃饭、不饮水,调查人员与被询问人员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上船前及下船之后各自进行全身消毒,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结束后,船方很快办妥各项口岸查验手续,于16日离港驶往目的地。 据悉该轮主要从事澳大利亚至我国沿海港口铁矿石运输,受疫情影响,国际海运市场动荡,船东经力与日俱增,若耽误船期过长,对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都将带来巨大损失。盐城海事局主动与船东代表、律师、港口代理和联检单位沟通协调,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高质高效做事故调查,为船东、货主赢得了宝贵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对船期影响,挽回经济损失,与船方一道共克时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