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化解 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 全力以赴营造 平安、畅通、文明、满意 道路交通环境 临近岁末各种年会聚会增多为切实预防和减少涉酒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滨海公安交警持续加大夜间整治力度严查严处酒驾醉驾、飙车炸街超员超载、无证驾驶等重点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亮灯见警、守护平安  
 案例一 姓名:陈某 违法时间:2025年1月16日13时26分 现场酒精呼气检测结果:31mg/100ml
 案例二 姓名:汤某 违法时间:2025年1月16日13时33分 现场酒精呼气检测结果:144mg/100ml  案例三 姓名:何某 违法时间:2025年1月18日14时08分 现场酒精呼气检测结果:74mg/100ml
 案例四 姓名:史某 违法时间:2025年1月18日14时27分 现场酒精呼气检测结果:36mg/100ml
常见的酒驾误区 误区一:酒后挪车不算酒驾 向社会开放通行的小区、单位内部道路、公共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均属于道路的范畴,只要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了物理上的位移,即可认为驾驶行为已经完成,所以酒后在小区、停车场挪车的行为也属于酒驾。
误区二:酒量大就不会酒驾 酒驾认定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法律规定,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至80毫克为酒后驾车,80毫克及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误区三:以为睡醒等于酒醒 判定宿醉后驾车是否属于酒驾醉驾,不在于喝酒后休息了多久,而是以血液中酒精含量测试结果为准。因此,睡醒≠酒醒,驾驶人饮酒后应充分休息,待身体完全恢复后再驾车出行。
误区四:酒后驾驶电动助力车没关系 酒后驾驶电动助力车,一旦达到酒驾标准,均按酒驾机动车进行处罚。
误区五:吃解酒药后就立即可以开车 一些醒酒药号称可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液酒精含量,以应对酒驾检查。事实上,醒酒药并不能起到快速降低体内酒精含量的效果,只能缓解酒后症状,不能以此来躲避酒驾检查。 喝酒一时爽 酒醉驾被查“悔断肠” 请认真阅读一下 这份《酒驾醉驾成本》
法律成本
滨海公安交警温馨提醒 酒驾醉驾既是对自身安全的忽视,也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自觉抵制、主动劝阻酒驾醉驾行为!饮酒尽兴时,请大家选择绿色出行或打车、代驾,让我们携手拒绝酒驾,共迎平安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