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易宝 于 2020-2-21 17:33 编辑
全市7200名环卫工人每天搬走3700吨的“垃圾山”,1200名城管执法队员每天巡查所走的里程相当于6个文昌阁来回黄鹤楼的距离。他们用辛劳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清洁有序,许每个市民以居家“净”好。 一天搬走3700吨“垃圾山” 垃圾分类桶、封闭式移动垃圾箱、小区居民垃圾回收箱以及路边的公交站台、公厕、垃圾收集点,每天至少进行4次全面消毒,确保不留死角。 收拾完一个个垃圾桶,完成了消毒工作,天色也暗了下来。“今天差不多收了二三百斤垃圾,可以收工了。”路灯下,徐俊拖着疲惫的身躯,将最后一车垃圾送回中转站。从1月25日开始,52岁的徐俊和同事们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从未休息。 1200名城管队员 “我参加过非典抗疫,有经验,我能行!” 赵俊在工作中。 城管队员协助一线防控。 城管队员协助社区防控。 自创一条安全链 清晨6点,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喷壶装好消毒液,对专用新能源密封自卸式收集车进行消毒后,湾头环卫所负责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收集的张奇和辅助工王盛林,做好了出车的准备。 首先,对小区内的特殊垃圾专用桶和垃圾进行消毒,接着把垃圾扎口、消毒并装入收集车内,随后,再次对专用桶进行杀毒并归位。此外,收集车的入料口也要进行消毒,防止扬尘造成二次污染。处置完毕后,张奇和王盛林对全车再一次整体消毒,并相互进行全身消毒。至此,一个点的特殊垃圾收集工作才算完成。 10:30左右,完成了10个小区的特殊垃圾收集工作后,两人不作停留直接将“特殊”垃圾运往赵庄垃圾焚烧厂。中午12点左右,张奇和王盛林返回湾头,对整车进行消毒并入库充电。下午2点,张奇和王盛林沿着上午的线路再进行一次清运,直到晚上七点半左右,这一天近10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才算结束。 垃圾中转站和街面垃圾桶每2个小时消毒杀菌一次、公厕拖把要用消毒液浸泡、吸粪工作岗位人员必须佩戴长胶手套……这一份包含了大大小小近百项工作规范的“关于科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紧急实施方案”,由广陵环卫部门率先编制提出。其中,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直运焚烧厂的全闭环处置的操作规范,被其他地区借鉴。扬州市城管局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扬州市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暂行规定》,受到了省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为疫情防控作出了扬州贡献。 记者 陈洁文
|